‘節外生枝’帶來的驚喜 樹立課堂資源意識,就是相信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生成有價值的教學資源。曾經有學者說過,學生會解題,他不一定會解釋給同學聽。同樣,學生會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他不一定會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所以引導學生尋找數學問題,是幫助學生探索數學價值、培養數學應用意識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條件。如果學生發現不了問題,嚴格意義上也就不能算真正解決數學問題。 在教學《雞兔同籠》問題時,因為課前預設不足而產生的“節外生枝”,令我在課堂上措手不及。 值得慶幸的是,我及時抓住了這個有價值的資源,使它成為整節課的亮點。本節課我用一個小幽默把深奧難懂的雞兔同籠問題講解的生動輕松。雞兔同籠,共15個頭,40條腿,問雞兔各有幾只?我詼諧地對學生說,假設雞和兔都訓練有素,吹一聲哨抬起一條腿,40—15=25,再吹一聲哨,又抬起一條腿,25—15=10,結果會怎樣呢?一個調皮的男生立刻回答:雞都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兔子還有兩只腳立著,剩下的腿全部是兔子的腿,10÷2=5------我又問學生假如都是雞的話,兔子的腿怎樣才能和雞一樣呢?誰能給大家表演一下。孩子們的興趣被點燃了,個個爭先恐后地要上臺表演雞或兔,我則一會讓兔子起立,冒充雞,一會讓雞的兩個翅膀著地,冒充兔子。孩子們在玩中輕松地學會兩種不同的解法。我看到學生方法掌握得很好,就想干脆觸類旁通一下,給他們再編幾道變形題。當時是即興出題,考慮得并不周密,沒想到出了一個錯題:1元和5元的人民幣各有若干張,共45元,問1元和5元的人民幣各有多少張?就在我琢磨著怎么啟發學生由不同面值的錢遷移到雞兔同籠問題時,一個孩子發話了,“老師此題少條件,獨腳雞和五足兔一共有多少個頭沒告訴我們,無法解答呀?” 我先是一驚,隨之欣喜,直夸這個學生火眼金睛,借機也給自己找了一個臺階下,故作神秘地對學生說:“老師剛才是故意落下一個條件,想考考你們的眼力,更想摸清你們是否已經掌握了“雞兔同籠”問題的題型特點。我的陷阱已被這位同學識破,請他為你們解釋一下獨腳雞和五足兔是怎么一回事!边@個學生在表揚聲中異常興奮。講述道:把1元當成獨腳雞,5元當成五足兔,算法和剛才一樣,可以把五足兔都假設成獨腳雞,也可以把獨腳雞都假設成五足兔------經他對這一題的解釋,孩子們恍然大悟,爭先恐后地要展示他們的解法?粗鴮W生積極性這么高,心想,為何不將計就計,讓學生相信我這次確實是故意丟的條件呢。于是我又出一題:老師帶55名學生去春游,大船能做6人,小船做4人,共租10條船,大小船各需租幾條?有了剛才的經驗,學生立刻又把大船當成六足兔,小船當做四足雞,信心滿滿的計算著,這時,班級最活躍的數學小博士忽然皺起眉,我則暗中竊喜,等著他們上我的圈套。這孩子不甘心又算一遍,最終還是無奈地站起來,“老師,此題條件也有錯,除不盡------”這次我非?隙ǖ貙λf,“沒有錯,你再想想!边@時有個學生站起來說:“的確沒錯,還有老師呢,加上1位老師就能除盡了!庇钟袑W生說:“也不一定就加1個,老師帶學生,也許有幾位老師------”看見學生思維之花的綻放,我興奮無比,動情地說,“你們了不起,很會審題,既會尋找弄丟的條件,又會挖掘隱藏的條件,還會開放條件。今天我為你們自豪------” 學習數學的目的之一就是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充分認識到生活離不開數學,從而產生對數學學習的需要。羅杰斯認為:“倘若要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那就必須讓學生面對他們個人有意義的或有關的問題!钡覀兊慕逃齾s正在力圖把學生與生活的現實隔絕開來,這種隔絕對意義學習無疑已構成一種障礙,而我卻在不經意間打破了這種障礙,讓孩子們思維綻放,把對老師的模仿和隨從升華成在自己的心靈樂土上開出屬于自己的思維之花,這不就是我們所追求的教育最終目的嗎? 一節課因為“節外生枝”而精彩紛呈,我為自己能把握這次“節外生枝”并生成出有價值的教學資源而慶幸。慶幸自己不僅能傳授已有的東西,更能把學生的創造力誘導出來,將孩子的生命感、價值感喚醒。在未來歲月中,我將用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引導我的學生們個個成為一個自由的和負責任的個體,讓他們有能力去直接面對各種現實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