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帶領我成長 ——在鄭桂元名師工作室的學習經歷 蚌埠慕遠學校 吳延章 時光難忘,加入了“鄭桂元名師工作室”后,我積極參加各項實踐交流活動,獲得了很多與名師、專家及同行交流探討的機會,進行了很多理論上的學習,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不斷完善自我,促進了個人專業知識的提升。 一、加強理論學習 工作室推薦了很多雜志并為我們訂閱了相關教育期刊,供我們學習、研究。我有計劃地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提高理論素養。認真學習小學數學前沿理論,充實自己,并努力做到與教學實踐相結合。 二、積極向名師學習 工作室的成員,雖然工作繁忙,但是工作室的活動大家都積極參加。我們的工作室,充滿學術氛圍,在這里可以體會相互學習的快樂。工作室成員大多數都是名師,教學上各有特色,每一次的活動,我們都是互相學習、交流談心、暢所欲言,通過互動聽課、研討和交流,相互啟發,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參加各項活動,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三、努力提高課堂效率 通過參加“鄭桂元名師工作室”各項實踐交流活動,獲得了很多與專家、同行合作交流的機會,平時自己不斷反思,積極探索新的教學策略,不斷完善自我,促進了個人專業知識的提升。 我一直秉持為了孩子的成長而施教的理念,始終認為每個孩子都有閃光的一面,每個孩子都可以成才,教學中重視和實踐因材施教。認為教授數學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感知----思考----融匯”的過程,在教學中,不斷探索靈活、高效的教學方法,聯系生活,深入淺出,讓學生自覺自發地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不斷提高。 課堂教學中,力求精講精練,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知識接受情況,根據孩子的學習特點,積極實施因材施教。具體落實上,我關注兩頭,也就是學優生和學困生,他們有各自的特點,他們的學習心理各有不同,學優生有時不夠穩定,學困生有時比較自卑,同樣的題目對他們來說解決起來差異很大。所以談心溝通是我最有效的方法,通過交流,我會真切地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和困難,就能用切實有效的辦法去轉化他們。給每一個孩子設定目標,關注每一位學生的點滴進步,孩子們看到了老師的欣賞,看到了自己辛勤付出的碩果,對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建立起來了,他們都逐漸成了成功的孩子。 四、學習仍在路上 進入工作室后,我覺得自己有很大的進步,但是也存在著不足,如在科研方面,自己努力的程度還遠遠不夠,離工作室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善于思考的教師才能善于探索,這也是教育科研的起點。教育科研的成長需要不斷在日常教學中吸取營養,教師的反思習慣就是教科研這個龐大的根系。通過反思可以讓我們總結經驗、升華經驗;反思可以讓我們發現不足、渴求新知。成長永無止境,我將繼續向名師學習,走在成長的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