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研討如何基于學生的真問題展開課堂教學,11月4日,蚌埠市基于“真問題”的課堂教學專題研討暨優質課評選總結活動在蚌埠第一實驗學校中山校區召開,活動同步線上展開直播,市電教館、教科所及各縣區教研員、學校教師約2600名教師參與本次活動。
活動中,四位優秀一線教師分別以課堂教學、說課展示兩種方式,帶來精彩紛呈的小學數學及科學課。蚌埠第一實驗學校的王好穎老師以《三角形的三邊關系》為主題,從搭建三角形小游戲入手,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利用平板實物展臺功能現場記錄,將學生分組展開交流,以隨堂練習反饋掌握學情,強化鞏固學生對知識點的認知。
蚌埠市第三實驗小學的陳曉姣老師以小棒搭建三角形問題導入課程,帶領學生自主探究如何用字母表示數字。將老師年齡作為預設問題,陳曉姣老師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出發,研究字母代替數字的奧秘,學生踴躍發言,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來自蚌埠第一實驗學校吳波老師和鳳陽路第一小學的許沖老師則以說課形式展示教學構思。吳波老師從教材解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方面展開講解,從學生課前預習反饋數據入手,預設課堂教學重點;以現實問題引起學生興趣,通過搶答、分組討論等環節鍛煉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能力,透徹了解知識點。
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加深對科學的理解,許沖老師對教材的小電機實驗課進行創新,分解實驗環節,小輪胎、磁鐵的設計讓實驗更加直觀有趣,激發學生想象力,引導學生大膽設計,學生深入體會科學家發明過程,真正了解科學的魅力。
以如何“說好課”為話題,將兩位老師的說課為典型案例,蚌埠市教科所數學教研員趙勁松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從形式和內容出發,探討說課的內涵以及必要性。趙勁松認為,交流是說課的核心所在,怎么把握節奏、凸出課程要點、引發共鳴,讓課程更真實、更通透,是教師在說課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重點。教師要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升問題四個角度入手,突破觀念,打造以內容為中心、擺脫模板化的精品說課,形成從常規到突破的精準說課的轉變。
鄭桂元名師工作室鄭桂元老師對四位老師的課程給予了高度肯定,稱其為信息技術與傳統課堂的深度融合提供范式。蚌山區電教館副館長吳術兆表示,以問題錘煉學生思維,以智慧促教學優質發展,已經成為當下的共識。而通過智慧課堂,學情反饋更加及時,幫助教師及時調整課程節奏、減輕負擔,提升學生課堂專注度,為學習增效,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吳術兆期望,通過優質課堂的展示,讓智慧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為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貢獻力量。
|